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渭南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是全省设立最早的开发区之一。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渭南高新区始终立足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制造业主阵地,坚持创新驱动,加速产业集聚,提高管理效能,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2022年9月,与省级开发区原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整合。整合后,辖区规划面积201平方公里,建成区33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1个直管社区,常住人口约17.5万人,经济社会发展开启新征程、迈入新阶段。
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坚持“特色、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形成了以渭化集团、金钼集团等为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中联重科、北人印机、紫兆装备等为龙头的综合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3D打印、帝亚新能源汽车、陕西进平动力电池等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中国酵素城、五得利面粉等为代表的食品医药产业集群,以日丰管业、泰山石膏等为重点的建材制造产业集群。超前的产业规划布局,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让高新区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成长为渭南核心发展的高地和引领发展的标杆。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全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大力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全国凹版印刷机、钼化学制品的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出自高新区。加速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共有各类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69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8个、市级40个),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68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市级瞪羚企业4家。突出人才优先发展,加大“校区合作”,积极推进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形成了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工作机制。
城市配套日益完善。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半小时经济圈,陇海铁路、连霍高速穿境而过,郑西、大西高铁在此并站交汇,310、108等九条国省道纵横交错,交通快捷、物流方便。区内配套完善,园区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绿化、防洪和污水收集处理等设施配套完备,“七通一平”全部到位。森林城市创建率先推进、城区绿化率达42%。温德姆五星级酒店、中创CBD金融中心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已成为宜业、宜商、宜居的魅力新城。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始终秉承“企业家功高、纳税人至上”理念,在全市率先提出“容缺+承诺+并联审批”模式并得到推广,162项政务服务实现省内18个高新区“跨区通办”;创新“楼小二”代办模式,帮助企业实现足不出楼办成事。对重点项目全面落实“四个1+N”包联服务制度,推行“5+X”工作日模式,推进企业群众办事“零梗阻”,“企业110”服务热线全天候开通,企业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坚持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优先发展,公办示范幼儿园、标准化小学、省级重点中学等坐落我区,拥有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渭南技师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每年可提供高素质专业技工2万余人。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以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为代表的商贸服务中心,以容厦物流园、渭南国际现代物流港为核心的物流仓储基地,以中海、富力等知名品牌为代表的高端商住片区,产城融合的城市新区充满活力,高新区已然成为创新创业、投资兴业的“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