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正文

中共渭南高新区工委 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渭南高新区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3-01-29 10:33


渭高党发〔2023〕1号


中共渭南高新区工委
渭南高新区管委会
关于印发渭南高新区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金城社区党工委、居民委员会,党工委、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城改办,各国有公司,各双管单位:

现将《渭南高新区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全面领会把握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倒排时间节点,强化落实措施,注重协同协作,严格督查督办,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抓好落地落实。


中共渭南高新区工委          渭南高新区管委会      
2023年1月20日


渭南高新区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全面起势的关键之年。

全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各类中省市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化创新功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着力拼经济、稳增长,全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全区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30亿元,同比增长1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区级财政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6.5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0亿元,同比增长23.5%。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深入研究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和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系统谋划发展思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因地制宜抓转化,多规合一强统领,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全面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强战略前沿领域部署,积极培育增材制造、人工智能、5G通信等前瞻性产业,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等七大主导产业和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不断强化产城融合理念,以产业发展推进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打造生态良好的营商环境、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2.强化项目支撑引领。紧抓中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推进机遇,围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省预算内投资计划、国有资产盘活等政策和设备购置更新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企业债券等融资工具,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和资金争取,做深前期、做实包装,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中省盘子。密切金融机构合作,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推动威楠公司达到AA评级,提升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功能。统筹抓好要素保障,力促中央粮食储备库、陕煤研究院金属复合材料、陕煤研究院碳基材料、日丰新型市政管材智能制造基地、中粮粮谷、中粮油脂、木王科技三期、瑞联原料药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渭化改造升级、昆秦生物疫苗、陕煤启辰高分子材料、迪博电子等项目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朗赫掘进机等项目尽早建成,实现项目建设量的增加和质的飞跃。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58个,年度计划投资205.2亿元以上。

3.持续狠抓招商引资。聚焦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发挥招商大使作用,紧抓西安产业外溢契机,深入挖掘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信息,全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积极承接引进一批体量大、亩产量高、技术含量高的“打粮食”项目,力争中远物流港等配套产业园等高质量项目尽快落地。突出“亩均贡献”理念,建立健全包括投资产出比、亩均税收贡献等要素的综合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年内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

4.推动工业振兴发展。落实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确保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支持美益特、纽兰德等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为标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五得利、紫兆装备、日丰管业等头部企业扩产释能;支持引导青岛啤酒、陕富面粉、泰山石膏等中坚力量做大做强;协助陕煤启辰、奥尔德等申报“专精特新”企业,配合保障开沃汽车、青松中药投产入规。筹办第三届中国(渭南)酵素与健康产品博览会,做大做强中国酵素城。实施“龙门计划”,建立拟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库,年内陕煤启辰启动上市、木王科技新三板挂牌。建立“企业工作站”,实现政企“点对点”跟踪服务,助力112家规上工业企业扩量提质增效。

5.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聚焦印刷机械、工程机械、增材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优势领域,依托智能制造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深化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成效,筹建秦创原渭南高新产创投资基金,启动建设渭南高新区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持续推动产业需求与创新供给高效衔接,推动产业迈上“智能+”赛道。加强与渭南师院合作,构建师院博士合作研发平台,挂牌成立师院附中、附小,适时召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青年科学家论坛。设立人才市场化运作公司,建立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工作机制,将人才引进和项目引进相结合,推动一批创新创业项目落地高新。不断加大创新型企业引育力度,加快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上市企业有机衔接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带动全区年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以上,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3亿元以上。

6.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积极运用改革创新办法,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足用活“容缺办理+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代办”模式,大力推广“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扩容“跨省通办”“区域通办”,打造最优服务环境。加强诚信建设,全面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持续强化学法普法执法用法力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切实保障守法者权益,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

7.抓好城市规建管创。高标准完成城市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编制。投资61.29亿元,实施城建项目93个。有序推进华山大街、新区北街、凤鸣街、锦绣大街、建业路南段等道路建设(民生实事1),积极推进官油路、双陈路改造以及建制村通双车道工程(民生实事2),全面完成纳入全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的14个项目建设任务(民生实事3),切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速推进王贺、张西、周家、红星等安置区项目建设进度(民生实事4),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个(民生实事5)。全面完成崇业大道绿化林带、再生水管网项目等建设任务(民生实事6)。大力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持续加大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行业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下“绣花”功夫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探索城市管理外包机制,扎实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扬尘治理,有效推进内涝点清零、生活垃圾分类,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8.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落实因灾因疫防返贫16条政策措施,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每个街道打造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1个以上(民生实事7)。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白杨医院、标准化疾控中心和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度(民生实事8),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卫生监督能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高新四幼、辛市幼儿园和实验初中、高新四小、实验小学建设进度,有效缓解“入学难”问题(民生实事9)。坚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帮助群众依托区内企业实现就近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政策落实和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深入推进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守牢农房安全底线(民生实事10)。扎实推进中省环保督察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区域、部门联防联控,铁腕推进治污降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抓紧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9.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完善网格化管理推进城乡“治理一张网”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施方案》,打造高新特色。持续深化“区直管社区”体制改革,探索社区基层治理和创新服务居民路径,积极发展城市社区经济组织。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积极化解各类债务。用足用活“12345”快速响应平台,解决好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聚焦“五个严防三个确保”目标任务,强化社会服务管理,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根治欠薪工作力度,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快市域治理现代化,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作用,切实提高“九率一度”,积极构建平安高新。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

10.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完成机制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任免奖惩、薪资待遇、考核管理等机制,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加大干部培养交流力度,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选派干部到中央机关、省内外先进开发区挂职学习。严格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统筹加强村社、“两新”组织等领域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健全“考事+考人”考核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厉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加强整改成果运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网络编辑: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