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正文

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渭南高新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的通知

来源: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1-02-25 17:32

渭高新发〔2021〕1号


渭南高新区管委会

关于印发渭南高新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的

通   知


各街道办事处、金城社区居民委员会,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城改办,东区管委会,威楠公司、火炬公司、创服公司、城棚改公司,各双管单位:

《渭南高新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已经党工委、管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严格落实要求,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渭南高新区管委会

2021年2月22日



渭南高新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


一、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持续下行的全球经济和复杂多变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全区上下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抓好“六稳”“六保”,集中精力“抓规划、抓政策、抓项目、抓改革、抓民生”,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是疫情防控扎实有力,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引领经济稳步复苏、持续回升。全年实现经营总收入517.5亿元,同比增长3.5%。生产总值完成87.4亿元,可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86.1亿元。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8户,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4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5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1亿元。工业、投资、商贸流通等各领域稳步回升,带动全区经济社会企稳向好发展。

二是工业韧性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工业主导地位,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联重科年产值44.6亿元,创历史新高,带动西部重工、奥尔德等配套企业产值翻番,达刚路机、北人印机“制造+服务”两化融合双轮驱动起步良好,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101.8亿元。帝亚新能源汽车首台下线,填补全市自主品牌整车制造空白,越博动力电机当年签约、当年建成,陕西进平、天臣、超安易能等锂离子电池企业产能逐步释放,集动力电池、电机、整车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36亿元。电子信息行业“隐形冠军”木王科技市场持续拓展,进入上市辅导期,外贸企业双盈电子建成投产,行业规模持续扩大。3D打印材料产业化应用加速,相继孵化企业104家,全年实现产值6亿元。先进制造业对全区经济稳定发展支撑作用愈发显著,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三是科技要素汇集聚力,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坚持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支撑保障。成功获批科技部科技抗疫“百城百园”,积极培育壮大新动能。新获批陕西省企业院所引智示范基地1家、陕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家,3D打印基地和双创中心获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强化科技成果落地承载能力,10万平方米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产业园部分建成,全区孵化面积突破20万平方米。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8家,认定高企20家,占全市总数40%以上。认定市级瞪羚企业5家,占全市100%。陕西璐洋电子成功登录陕股交新四板的交易版。获得中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5项、中省科技奖2项,其中陕西北人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赛机电、陕西智拓列入科技部“科技助力2020”重点专项,国家级奖项突破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强度达1.28%,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1.4亿元,引进国内先进技术成果10项,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四是招商引资精准发力,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坚持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举办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大会、渭南(杭州)投资优势推介会等招商活动15场次,成功签约落实越博动力、印象认知等项目4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5.5亿元,同比增长21.5%。把盘活低效闲置资产作为招商重点,温德姆酒店、超安易能等项目盘活闲置用地440亩、利用闲置资产超过3亿元。精准策划包装项目,多方争取支持,落实专项债券9.62亿元、国开行融资6.4亿元、抗疫特别国债7544万元。结合中省支持重点,策划“十四五”重大项目60个,总投资1733亿元。把项目一线作为“晒比拼超”主战场,开展项目攻坚,建立常态化一线督办推进机制,2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7亿元,超年度计划5.2个百分点,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高新人民医院等35个新开工项目建设提速,双盈电子、中挖挖掘机零部件等10余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东区标准厂房、道路排水、污水处理等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攻坚成效明显。

五是城市发展更新加速,管理水平精细提质。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火车西站片区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强力高效开展“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行动,中联南街等3条断头路全面贯通,石泉路等3处内涝点改造完工,“三供一业”供水分离改造完成,水质改造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平台建成投运,15个“智慧安防小区”投入使用。深入开展违法建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城市违建整治效果明显。强化“地摊经济”规范服务,设置便民帐篷157处,编制完成公共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启动时代广场智慧停车楼项目,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森林高新、城市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提前3年达标。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张东、张西、周家、红星等棚改项目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有序实施,年度计划基本完成。温德姆酒店建设顺利,红星美凯龙渭南商场盛大开业,带动城市商圈提档升级。

六是营商环境创先争优,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积极践行“企业家功高,纳税人至上”理念,创新推行“楼小二”全生命周期代办服务,强力推进“一网通办”、“容缺+承诺+并联审批”,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64%。组织举办首届“高新工匠”活动,构建校区合作“1236X”聚才新模式,为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创造了良好环境。成功获批陕西省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基础。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化解政府隐形债务6.1亿元。建成全市首家“经侦情报导侦数据分析室”,打掉涉黑、涉恶犯罪组织5个,破获九类涉恶刑事案件79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21天,同比增加40天,增长22.1%。西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92%,渭河渭富桥、东排口入渭口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1.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七是社会事业亮点纷呈,民生福祉全力保障。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推进稳岗就业、消费扶贫、动态监测等帮扶工作,全区898户3018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良田街道庙北村、崇业路街道大闵村分别荣获“全国文明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新增城镇就业15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4%,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6万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395.6万元,低保覆盖率由3.2%提升至6.7%。建成互助幸福院3个、日间照料中心1个,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推进健康高新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高新人民医院加快建设。持续优化教育基础设施,高新五小、渭河学校扩建相继启动。开展丰富文体活动,举办“云”跳绳大赛、“云”围棋大赛等线上赛事,阅读文化节、迎新年全民健身跑等线下活动。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放映农村电影240场次,受益群众1.2万人次。加快“雪亮工程”进展,安全生产、信访、治安、消防等公共事业全面进步。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形势

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高质量发展。一是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受疫情冲击,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存在;二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条不全不优,本地配套率有待提高,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三是高新东区发展方向调整,北区尚在规划阶段,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大项目落地缺少条件。

同时,我区加快高质量发展也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因素。一是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持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造众多政策和机会窗口,必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二是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聚力推进陕西省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更好的指导高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三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倍增计划,详实提出多项支持产业发展利好政策,对高新区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重大机遇。四是全区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复苏,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新型业态加速聚集,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三、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一)总体要求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定位,坚持高点站位,强化创新驱动,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全力推进工业倍增,奋力谱写渭南高新区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二)主要预期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1)经营总收入实现570亿元;

(2)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30亿元,增长30%;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亿元,增长6.5%;

(6)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25亿元,增长6.8%;

2.创新发展目标

(7)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3%以上;

(8)全区技术合同交易额1.2亿元;

(9)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

3.生态环境目标

(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11)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2%;

4.民生保障目标

(12)城镇新增就业1300人;

(13)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目标的确定既立足实际,也着眼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区上下要凝聚共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发扬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劲头,保持勇立潮头、开拓创新的斗志,确保目标完成。

四、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要做强做优制造业,实现工业倍增开好局。围绕“六百亿”产业集群目标,坚持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思路,不断优存量、扩增量,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中联重科扩能提产,加快塔机公司“分转子”进程,保障80亿产销计划顺利完成。支持北人印机持续推进产品智能化、绿色化,密切跟踪达刚路机建设进度,引导企业深入开展“两化融合”,不断提升竞争力,为装备制造业增添新动能。支持帝亚新能源推广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加快高速车生产资质申报进程。督促越博动力快速提升产量,陕西进平、超安易能、天臣等动力电池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厚积薄发。支持木王科技增资扩产,二期项目上半年建成,保障全年产值翻番目标顺利实现,推进双盈电子顺利入规,为电子信息产业增添新动能。落地建设钢研院热等静压、益信伟创高效换热装备等产业化项目,扩大智拓科技、领智三维等市场应用范围,不断做大3D打印产业规模。积极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新培育8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30亿元,增速实现30%以上。

二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按照“建平台、聚要素、强产业”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深入推进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依托支持打造特色载体,加快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升级,搭建信息服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投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产业园,入孵5G贴片电感、屏下指纹等项目,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落实《渭南高新区优化人才生态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办“校企合作”等活动,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做好人才保障。出台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政策,推进木王科技、科赛机电等科技型企业上市进程,年内实现上市企业零突破。建立综合指标数据采集监测评估体系,完善火炬统计监测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林”计划,全年培育高企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支持北人印机、中联重科等加大研发投入,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力争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2亿元,规上工业企业R&D投入占营收比重达到1.3%以上。

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持续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百企、千项、万人进渭南”系列活动为契机,围绕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新业态等领域精准招商。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评估机制,运用投行思维,坚持“亩均论英雄”,提高招商选资水平。推行以商招商、平台招商、股权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每季度组织6次招商专题活动,不断扩大朋友圈。制定招商引资白皮书,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策划项目,靶向招商,推进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复制推广陕西省自贸区改革经验,制订进出口扶持政策,启动建设保税仓,布局跨境电商、加工贸易等外贸业态,全年利用外资650万美元,进出口额实现4亿元。加快编制北区规划,为大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完成区级投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提高市场化投融资能力,充分利用多渠道融资引资。广泛搜集项目信息,密切跟踪对接数字经济信息产业园、瓷嘴研发生产基地等意向项目,全年招引重大产业项目2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100亿元。

四要创建最优营商环境,助力项目建设再突破。创建全国先进水平营商环境,切实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创业新城,以高质量营商环境推进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行动,进一步压实包联责任,及时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推进陕煤研究院渭南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康沃机械产业园等52个省市重点项目前三季度全部开工。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广“楼小二”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确保重点项目审批手续2月上旬办结或上报。减免市级重点项目前期手续行政收费和专家评审费,支持重点项目申报债券、政策资金、专项补贴,尽可能降低企业成本。科学制订国土空间规划,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有效盘活闲置用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指标。滚动更新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台账,建立“金融顾问”制度,提高金融支持重点项目的力度。持续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保障项目建设环境,创造尊商、安商氛围,增强投资信心。全年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0%以上。

五要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建成美丽渭南首善区。以“三四五”工作为抓手,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实施东风大街、新区北街、新盛一路等道路延伸工程,打通“断头路”。开展积水点管网改造,尽早实现内涝点清零。启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和中水回用项目,完成供水提升改造,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开展园林城市建设提升行动,加快实施生态绿廊、街头绿地、公园美化绿化工程,建设森林高新。运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完成管委会家属院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建设张东、张西、周家、红星等安置小区,启动王贺村改造。建成温德姆星级酒店和会议中心,放大万达、红星美凯龙、恒大、富力等品牌带动效应,构建都市商圈,努力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抓好市容环境、房地产和物业乱象整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相关指标达到市考要求。加快开展供热管网建设和中深层地热供暖试点,巩固清洁取暖成果。严守环保底线和能耗上限,从严开展入区环评、能评审查,加快能源结构转换,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六要显著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领域,健全完善公共设施,不断提升公共保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一体规划,推进美丽乡村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启动第七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抓手,深化美丽高新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成第五小学,完成渭河学校扩建,启动第三小学扩建。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增设文体设施,举办文体赛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健康高新”建设,建成高新人民医院一期,加快构建三级医疗网络体系。加快疾控中心大楼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托育机构,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社区平台、群众自治作用,推行网格化管理。打造高新区12345热线品牌,简化办事流程,推动现代化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构建安全稳定社会体系,建成投用雪亮工程,为“十四运”信访治安提供技术支持。巩固扫黑除恶成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高新。完善城市消防设施,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突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