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正文

渭南高新区2015年工作要点

来源: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布时间:2015-02-10 00:00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聚集创新要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和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积极适应新常态,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目标要求,坚持“开放、合作、创新、高效”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四个三工程”,提质增效,好中求快,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经营总收入290亿元;
  ——区内生产总值9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
  ——区级财政收入3.12亿元;
  ——万元GDP能耗下降3.8%;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一、加快三个提升
  1.产业发展提升。改造提升精细化工产业,加快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引导渭化集团、金钼科技等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引进一批支撑带动作用明显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支持中联重科、北人印机、青锋科技及配套企业发展,实现扩能提效。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推进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和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建设,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以万达集团、中时鼎诚等企业为引领,加大电子信息、商贸物流、投资基金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招引力度,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2.创新能力提升。落实“科技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园区集中,高端产业向园区集聚,重大政策向园区集成。强化陕西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恒通智能机械有限公司、陕西路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实现传统产业品牌化、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持3—5户企业争创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申请专利突破300项。通过财政支持、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等多种途径,助推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35%以上。
  3.城市品位提升。瞄准“现代化城市新区”目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积极引进大集团,启动中央商务区建设。以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推动高新技术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严格落实《高新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和《高新区关于整治私搭乱建的管理细则》,着力打造市政设施配套完善、绿化亮化提档升级、市容环境整洁美观、城市品位显著提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二、打造三个基地
  4.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深化校区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密切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全力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创建国家级研发机构,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行业联盟,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依托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筹建中国3D打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金属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和航空材料重点实验室,创建陕西省新型工业化(3D打印)产业示范基地和3D打印科研中试基地。新建企业工程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10个,转化各类专利技术及研发成果30项,支持认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切实增强全区核心竞争力。
  5.人才发展培育基地。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统筹推动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的主体作用,做好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新建1个院士工作站,持续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一支优秀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落实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积极实施以培育青年科技军团为引领的各类人才工程,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6.生态环境友好基地。严格项目环评前置审查,禁绝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项目入区。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落实《高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细则》,密切与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强化减煤、控车、抑尘三项措施,构建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和高效的环境信息化支撑体系。抓好污水处理厂二期运营,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完善渭河南岸滨水西区控制性详规,加快渭河退耕还河还湿地建设,强化南塬林木后期管护,构建青山、碧水、绿城相互映衬的生态新区。
  三、实现三个突破
  7.开放合作突破。增强开放包容意识,广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交流合作。鼓励各种生产要素畅流入区。借鉴先进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与北京中关村、中航工业战略合作,力求在项目引进、人才交流、机制创新上取得新进展。稳步实施西渭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推进渭临经济协作区建设。突破区域发展瓶颈,密切同市内各县区沟通衔接,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力争跨区合作有明显进展,实现双方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目标。
  8.智慧高新突破。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的思路,加快智慧高新建设。深化政企合作,推动园区智慧产业发展。升级改版高新区门户网站,不断提升网站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高新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启用创业大厦无线上网、无纸化办公和视频会议室,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共享体系,着力改善创新创业环境。
  9.民生改善突破。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区级新增财力90%用于民生工程。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为重点,推动美丽高新建设。以有效提升居民饮用水水质为目的,加快实施管网改造工程,衔接落实引黄入渭项目。落实“双高双普”要求,优化辖区学校布局,建成投用高新区中心小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全力打造中小学教育品牌。探索公共卫生服务新途径,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提高辖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强化食品药品监督职能,完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全力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区。加强适龄劳动力技能培训,扩大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覆盖面,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加强社会管理,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提高化工生产、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三大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高新区。
  四、强化三个保障
  10.工作效能保障。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坚持管委会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强化执法人员法律和素质培训,加快法制园区建设步伐。落实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明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收费清单,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社会的创造活力。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兑现“一门受理、全程代办、限时送达”服务承诺。加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之间,各工作部门之间,各街道办事处之间,各工作部门与各街道办事处之间协作配合意识,形成共同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11.发展资金保障。争取中省市财政资金,加快科技金融融合,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为生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做好10个重大项目策划包装,争取1亿元以上专项扶持资金。大力引进科技银行、风险投资、融资租赁等机构,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威楠公司和科创融资担保公司平台功能,探索以3D打印创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产业基金运作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支持金融机构落户经营,扎实推动银企合作。大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控制债务风险,完成年度财政目标任务。
  12.党的建设保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联述联评联考制度,不断夯实农村基层组织、两新组织和机关党建工作基础。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面分析研判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状况,形成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工作格局。坚决打击基层村组干部违法行为,扎实推进镇村综合改革和村级“两委”换届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政务公开,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心齐事成的干事创业环境。